政和工夫红茶系福建三大历史工夫红茶名茶之二,曾被誉为"闽红极品".自十九世纪中叶创制以来历久不衰,蜚声国内外。
"政和工夫"产于福建北部,以政和县为主产区。全县山岭重叠,丘陵起伏,海拔二百至一千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C,年降雨量一千六百毫米以上。茶园多开辟在缓坡处的森林迹地,土层深厚,酸度适宜,茶树生长茂盛。传说很久以前,有仙人化为乞丐,路过政和县遂应场(既今之锦屏乡)到村里乞茶水,村人以开水馈之,乞丐鄙其吝啬,含怒说"怎么,连一杯茶水也不给,"村人倾壶而出,水尽壶空,看不到片茶叶。乞丐乃转怒为喜,遂指对面山石岩缝间成丛茶树,授以采制方法,泡汤共饮,味极芳美,乞丐去后,为纪念这位来去悄无踪迹的茶叶制作者,就把繁育制作的茶叶叫做"仙岩蔡".这一段美好的传说,成为政和茶区得天独厚的品质象征,至今犹为人们津津乐道。
作为政和工夫主体的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属无性系小乔木型亚大叶种,叶肉肥厚、芽心遍被白毫。由于芽叶含水量多,按工夫红茶的初制要求,萎凋宜稍重,揉捻掌握轻、重、轻的加压原则,力求白毫显露、条形紧结,避免段碎。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当叶底呈橙红色即由黄色转变为黄红色)时立即上烘,成为大茶型的原料荼。另外从小叶种群体上采摘的芽叶,按工夫红茶初制方法制成小叶型的原料茶后,分别精制,通过定规格的筛孔,提尖分级,然后依据质量标准将大小茶分别加工成型,按一定比例拼配成各级的工夫荼。这种精工细制的传统方法,使百年前"政和工夫"经问世,即享盛名。
政和工夫是最有高山名茶的品质特征:条索匀称,荼系肥壮重实,色泽黑褐油润,毫心显露,香气鲜浓,滋味醇厚带甜,入口舒爽,汤色红浓,叶底红艳而明亮,为闽红工夫茶的最佳品。它的高级产品浓郁芳香,似有紫罗兰的香气,红艳的汤色和醇厚的滋味,既适于清饮,又宜于"调饮",调和糖和牛奶。
"政和工夫"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它的优质特点,除了自然环境宜于植茶外,选育良种、合理拼配是其重要的因素。它的成品茶以政和大白荼为主体,取其芽壮毫多,水浸出物、多酚类化合物等内含物高于一般小叶种,形成的浓厚鲜爽、富于收敛性的滋味。又适当在以遂应场为中心的小叶种茶树群体中,选制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茶叶与大白茶相拼配。因此,高级"政和工夫"特别显得形态匀称,毫心显露,品尝之际,香味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