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4月,我来到了神往已久的坦洋村。汽车在进村路口立有的两块古朴的大石墩前停下。一块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的茶叶鉴赏家骆少君题写的“工夫红茶甲天下:另一块是被誉为福建茶界泰斗的张天福题写的“坦洋工夫发祥地。一个只有2000多人口的闽东偏远的小山村之所以名声在外,得益于坦洋工夫;坦洋工夫之所以为人津津乐道,归功于荣获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也许是先入为主、境由心造的缘故,当置身在坦洋村,是日烟雨迷蒙,云雾缭绕,放眼茶山,朦胧中宛如一把把硕大的茶壶,而那云雾,就似茶汤上飘逸的氤氲,幽香弥漫,让人未品茶前便有了几分陶然。
茶村溯源
史料有云:“山崖水畔,不种自生。而坦洋村位于白云山脉、长溪沿岸,常年云雾缭绕,是独特的宜茶区域,得天地之造化。在这一方超俗的山水之间,连草都芬芳香韵,更何况优良的木本植物――茶乎?!山高水清,多雨多雾,是生长茶叶的好地方。据专家研究,每1立方米的雾空气中,约有1亿个微小水粒。而这些微小水粒能过滤阳光,吸收光波较长的红橙光和红外线,而让光波较短的蓝紫光和紫外线通过,有利于茶树缓慢生长,每当春夏之交,云凝深谷,雾绕高岗,茶叶春芽荫发之时,受雾露滋润,再饱受阳光之照射进行光合作用,茶叶特嫩性好,品质也就好。
除了地理条件的优越,加上种茶历史的悠久,据考证闽东种茶可以上溯千年以上,产有菜茶、白茶、岩茶等,却以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首创的坦洋工夫红茶最负盛名。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公元1874年)有叫胡进施光凌的茶商用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工序精制而得汤色红、味鲜醇、耐冲泡的工夫红茶,取名坦洋工夫。工夫者,颇有功夫之意也。从此,声名鹊起,并远销英伦三岛。坦洋村也因茶而更名,成为了闻名遐迩的茶村。
在进村的路口,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廊桥。都说山到深处有廊桥,木拱廊桥是闽东的一大特色建筑,是全国现存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廊桥里有戏台、神龛、楹联、匾额、碑刻等,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坦洋村是茶村,村口的真武桥会不会与茶也有什么关联呢?走进一看,果不其然。供奉着真武大帝的神龛,被茶乡百姓尊奉为保护神。每逢茶市开市,或农历三月五月五,当地茶农们早早地摆上供品,点上蜡烛,烧起一炷炷香,祷告廊桥平安,祈求茶乡兴旺。久而久之,真武桥祭祀,饱含着当地茶农对茶叶一片深情的古朴诉求。据说当年桥下的水路可以通船,每年制干茶2万多箱就是从这里启运欧洲各地的。只是繁华已逝,茶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