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与佛道的相辅相成,学习中国正宗的茶道

古代文人雅士与茶的典故

文人墨客与茶的故事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 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在饮茶过程中,创作了很多关于茶的诗文作品。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与茶有关的诗作达60首。北宋范仲淹的《斗茶歌》,描写了茶文化在当时的盛行。苏轼《汲江煎茶》,记录了诗人在月明之夜亲自用大瓢汲取活江水烹茶的情景。 唐代诗人卢仝所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脍炙人口,传诵不衰: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日本茶道“敬”心佛平等

日本茶道“敬” 日本茶道吸收了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并加以提炼和升华,形成了“敬”的理念。最能体现这种理念的莫非“一座建立”。是说茶道参与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人们要互相尊重,共同创造和享受一种和谐的茶室气氛。在茶室中,宾主相敬相爱,达到自然的情感交融。 不论客人身份地位如何,一律从“小入口”跪行进入。如果武士有偑刀,必须将刀放在茶室外,这些都体现了茶道所提倡的“敬”的思想。

富源茶业

富源茶业拥有安溪茶族的正规血统,先祖詹敦仁(914—979),字君泽,号清隐,安溪开先县令,靖惠侯。五代十国时期,申请建县、率民种植茶叶,传播推广茶叶技术,是安溪县的开县元勋、茶叶产业化生产的开山鼻祖。富有茶文化内涵,提炼出具有独特的富源茶文化,结合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髓,专门成立富源茶文化推广中心,谱写出商道与茶道、皇家与茶道、名家与茶道的动人篇章。“好茶世家、詹氏富源”,拥有一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以“铸就中国茶魂”作为品牌文化的核心,打造高端产品“滴水”,体现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同时又表达了“滴水可以穿石的坚韧”。而感恩与坚韧就是中国茶的灵魂。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茶道与佛道的相辅相成,学习中国正宗的茶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