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茶人小传,茶学家方翰周

  方翰周(1902-1966)又名藩,徽州岩寺罗田村人。方翰周是茶学家、也是制茶专家;同时,他还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之一。

  1920年,方翰周在徽州屯溪的安徽省立第一茶务讲习所毕业。从此,他走上了为茶叶奋斗一生的道路。1927年,和那个时代大多数的有志青年一样,带着梦想和炽热的爱国心,作为公派留学生,方翰周赴日本静冈茶叶实验所留学,攻研制茶技术。

  1931年,方翰周学成回国,初在湖南安化茶叶进行讲习所任教;后在上海、武汉、青岛等地商品检验局任技正,负责出口茶叶质量检验。此后,他不断地往来各个茶区,过着“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式的辗转生活。当时,民国政府的《农业周报》曾连续刊登“农界人名录”;在同年11月3日的五卷二十三期上,刊登了方翰周的简历和照片;而在他之前、后则是刊登了吴觉农、张天福的简历和照片,可见方翰周当时在中国茶界的影响。

  1933年,方翰周在余杭长乐镇与吴觉农一同筹办振华机器制茶厂;60年后,吴觉农旧地重游,对当时的茶场规模之宏大和机械制茶设备之全面,对好友方翰周都有着深深的怀念和感慨……。

  1935年,方翰周到“宁红”茶区“婺绿“茶区创建具有研究、示范和推广性的茶叶改良场,任主任兼江西省中国茶叶公司专员。在创业的5年时间里,他不仅创建了修水、婺源县茶叶改良场,还设计制造揉茶机和发酵器。这些茶厂有的至今还在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年,方翰周还亲自主持试制的宁红“明蕊”茶,以每担120元大泮在上海脱售,超出宁红顶盘15元大洋。

  1939年,方翰周又在铅山县河口,浮梁县武口相继成立茶叶改良场;同时创办了婺源制茶科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当时,担任婺源茶叶改良场主任的方翰周还亲自兼任校长。制茶初级职校学制三年,“茶职”拥有茶园百余亩,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至1945年止共培养了茶叶人才二百余人。与此同时,方翰周还主编《江西茶讯》并组织编写了《红茶绿茶初制机械》、《制茶先进经验汇编》等。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方翰周又从江西调往武汉,参加筹建中南区茶叶公司以及各省、市茶叶公司;1950年,方翰周调到北京。在长期担任国家茶叶加工技术领导工作时,他主持制订了各类各级毛茶、精茶标准样以及品质系数体系,各类茶叶精制技术规程和茶厂管理制度等;对推动我国机械化制茶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在实行茶叶统购统销的年代,一套标准就是全国范围内某种茶叶品质与定价的衡量法则。

  时今,这些标准虽然正在时光的河流中渐渐地被冲淡,取而代之是人们“冷暖自知”的个性化审评;但是,在国有茶企的档案室、厂史陈列室中,依然保留着它们泛黄的“容颜”;它们凝结着方翰周的智慧与心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茶厂里不停运转的茶机,茶盘里各类等级分明的茶叶,还有悬挂的茶叶标准和茶厂里张贴的管理制度,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总之,徽州茶人方翰周在为茶叶奋斗之旅途上,每到一处,就会给那里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徽州茶人小传,茶学家方翰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