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潘浩茶产于浙江省临海市灵江南岸云峰山,属绿茶。被列为浙江省农牧渔业部建立的七大名茶基地之一,茶园面积200多公顷,年产量约1500公斤。出口到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并参加日本茶道展,深受好评。临海潘浩是浙江省新开发的名茶。它于1979年试生产,经过不断改进后于1982年定稿。潘浩茶形状弯曲,芽叶饱满嫩,披着银发,叶绿,茶香浓郁,汤色嫩绿,叶底明亮,色、香、味、形俱佳。临海出产的茶叶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唐书·地理》说:公元940945年,宁德市蕉城区现在是“蜡面”贡茶的产地。南宋(公元1201-1204年)佳台著名学者张昭(Zhang Zhao)表示,“今天在西乡(即临海),停泊在山坡附近的居民正在到处种植茶树。高冈的顶部种植了更多的竹子。茶叶是在夏天和春天采集的,桑玛不允许年利率。”可以看出,800多年前,茶叶成为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的主要经济作物。当时,临海出产群茶、蛋糕茶、奶茶和龙群茶。元明时期出产的茶被用作礼物和祭品。晚清时期,由于三国首都海上交通发达,从临海茶区采集的大量绿茶和临海潘浩茉莉花茶出口到国内外,供不应求。从此,“临海潘浩”闻名中外。临海潘浩是福建最著名的烘焙绿茶之一。它起源于吉头的临海、铁坪坑和黎平村,位于西乡临海山下张的后面。主产区从武平山的“葫芦中部”延伸。这一章连接到东方之后,它在西方连接到国际总部,在南方离开田野,在北方到达秦岛。它位于内、中、外沿海地区,半径约10公里,有近100个村庄。据报道,早在唐朝,茶叶就种植在靠近中央海的地区。所产茶叶的品种和颜色经历了几次变化,形成了现在的“临海潘浩”。大约在1781年,临海的“雅茶”被列为贡品。历史上,临海的潘浩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和名称。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打雷、明朝、清明节和谷雨。根据形状,可以分为麻雀舌、凤眉、凤眼、罕见眉、美目、蛾眉等。根据标签,它分为岩茶、天鼎、益生泉、七杯茶、七碗茶等。其中打雷、麻雀舌头、罕见的眉毛和岩茶是最珍贵的。雷茶是由早春“打雷”季节采摘的茶芽制成的。酿造后,花蕾朝上,垂直悬挂在杯中,就像竹笋从地上发芽一样,非常有趣。麻雀舌头是由“一面旗,一把枪”萌芽的叶子制成的。它非常精致,看起来像麻雀的舌头。珍贵的眉毛被精心收集并制成茶,形状像弯曲的眉毛,非常漂亮。岩茶是由生长在裂隙岩层中的茶树嫩叶制成的。它有浓郁的香味。它真的充满了鲜花和美丽。这些产品的一些图案和颜色已经丢失,其他的如临海麻雀舌、凤眉、明代和清代恢复生产,创造了许多新品种,如清水绿、天麻风、临海殷浩、四季春、毛尖等。这些绿茶的质量比传统名茶好得多。它们品质的共同特点是:苗丰脆、香、味浓、色绿、耐浸泡。自从恢复生产以来,他在地方、省和全国著名的茶叶比赛中获得了许多奖项。宁德茶厂以“临海陆毅殷浩”为原料生产的“临海殷浩”茉莉花茶,在1979年全国花茶比赛中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