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并非茶叶,而是花生、生姜、芝麻、黄豆、茶叶混合经擂制而成,喝的时候还必须摆上一桌杂食用以“压桌”。
擂茶一般用茶油树或姜子树做棍子,姜子树做的棍子也是一种香料,擂茶的时候,棍子也一点一点磨掉,混在擂茶里,会有香味。——阿谭
喝擂茶的习俗,盛行于湖南沅江两岸及桃花源一带。无论春夏秋冬,那里的人们都喜欢左邻右舍凑在一起,摆一桌擂茶慢慢品尝。欢声笑语里打发时光,茶是热的,心也是热的。喝着擂茶长大的湖南人出门在外总对它念念不忘,怀念的不是茶,是那茶杯里氤氲出的乡里浓情。
那时候,小孩子的零食是很少的。只有喝擂茶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放开吃。一大家子亲戚邻居围坐在桌边,一边聊天,一边喝擂茶
“我们那里家家都有擂钵,都会做擂茶。”来广东已经二十二年的阿龙说,在他小时候,村里人生活都不富裕,擂茶并不能轻易喝到的,只有过年或来了贵客,或村里有人家里办红白事的时候才能喝到。
“平时大人们会把做擂茶的原料收藏一点,留到用的时候拿出来做擂茶。黄豆、芝麻和花生要放在锅里炒,最好用文火,慢慢熟透了会更香。生姜要切碎,再加一点点茶叶,五样东西放在擂钵里,拿一根擂茶用的粗棍子使劲磨。一圈一圈地磨碎,就可以放在碗里用开水冲泡喝。可以加糖,可以加盐,或什么也不加,看个人喜好。”阿龙说。至于擂钵,只是一个普通的陶制的钵,而擂茶用的棍子则有讲究。“都是我们从山上砍的,一般用茶油树或姜子树做棍子。姜子树的叶子就是用来做香料的香叶,姜子树做的棍子也是一种香料,擂茶的时候,棍子也一点一点磨掉,混在擂茶里,会有香味。”阿龙说:“刚砍下来时的棍子都有1米多长,用久了以后,就变得越来越短了。”
光做好擂茶还不够,桌上必须要摆点吃的才叫喝擂茶,客人越贵重或设宴越隆重摆得越多。“都是自家做的小吃,像馓子、油炸锅巴、米面皮、米泡泡、萝卜干、洋姜等等。”阿龙说,这些东西家家都会做,也是约定俗成的喝擂茶必摆的。“馓子就是糯米蒸熟后,晾干,摊成薄饼,越薄越好;米面皮的做法跟广东肠粉类似,摊在瓷盆里撒上芝麻、生姜,晾干后剪成小块,用绳串起来挂在屋梁上;米泡泡就是熟糯米一粒粒晾干后用油炸或用砂子炒……”
阿龙滔滔不绝地盘点这些小吃,一边不住口地说好吃,感觉口水在旺盛分泌。他说:“那时候,小孩子的零食是很少的。只有喝擂茶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放开吃。一大家子亲戚、邻居围坐在桌边,一边聊天,一边喝擂茶,一边吃东西。一杯喝完了,再从钵里添点。这样喝着喝着就忘记了时间,经常坐到深夜乏了才散去。”
有人炒,有人擂,有人摆杂食。喝擂茶的时候,一桌人边吃边喝,唠唠家长里短,说说掏心窝的话
除了用开水冲泡的擂茶,还有一种“糊糊擂茶”,跟广东客家人吃的擂茶很相似。在广州呆了11年的阿谭介绍说,这种擂茶的原料多了一样炒米,并且不是用开水冲泡,而是用水煮,做法相对复杂一些。“我们吃得少,一般是小孩子满月摆酒时吃,很容易饱肚子。不像开水冲泡的擂茶,喝了还助消化。”
关于擂茶可祛病的说法,阿龙和阿谭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他们都觉得,生姜可驱寒暖胃,黄豆、芝麻、花生营养丰富,喝擂茶当然是强身益体的。“我们村里很多70多岁的老头,还在干农活,一人插20亩地的秧苗都没问题。”阿谭说起这个颇感自豪。
“刚开始,大家会在下半年农活闲下来的时候,各家轮流做点擂茶,一起坐坐边喝边唠点嗑。到了后来,喝擂茶就越来越普遍了,一年四季都有人做,有人喝。到现在,家家户户就是天天喝,都不吃中饭了,就喝擂茶。”他感叹擂茶习俗的兴旺:“以前山区人喝擂茶的比较多,但现在市区也流行喝擂茶,两天不喝就不习惯。”
现在,擂茶的市场也逐渐漫延开,小袋包装的擂茶销往全国各地,冲泡方便,闻起来也很香。但喝惯了自家做的擂茶的人会觉得少了新鲜,少了营养,更重要的是少了风味。
“做擂茶的时候,左邻右舍总会有人一起帮忙。有人炒,有人擂,有人摆杂食。虽然是现做现喝,但一窝人忙碌着倒也不用花多长时间。喝擂茶的时候,一桌人边吃边喝,唠唠家长里短,说说掏心窝的话,一坐就是一下午、一晚上,这是一种享受。”原来,他们怀念的只是喝擂茶时那种温馨的氛围。
妈妈们来广州时也会把擂钵带过来。我想喝的时候就去蹭,我对朋友说,我不蹭饭,只蹭茶
“其实,我觉得常德擂茶做得最好的地方,不是桃源县,而是黄土店镇。”阿谭不带偏见,“那个镇不大,但不得了,他们把擂茶做成了一种文化,这几年开了很多擂茶馆,就跟广东的茶馆一样。”
描述起茶馆来,阿谭显得很兴奋:“门面跟餐馆差不多大,专喝茶。有很大的圆桌子,桌上摆满了自家做的那种吃的。我们落座后,店老板就用擂钵现磨。我们边吃边喝,除了中午当饭吃,早上、下午喝的人最多,很像广东人喝早茶、下午茶。”
阿谭说,擂茶馆的出现带来了新潮流:“现在的年轻人,聚会不兴吃饭,而是兴喝茶;很多人开车三四十公里去黄土店镇喝茶;大家吃完酒饭后不是去唱K,而是去喝茶。”
别看讲起家乡的擂茶,阿谭会两眼发光。实际上,在广州十几二十年了,他和阿龙一样,因为喝不到,他们会想擂茶想得要命。“有在广州的老乡,带了妈妈过来,就一定可以喝到擂茶。”阿谭说起自己蹭茶喝的经历,“妈妈们喝惯了擂茶,来广州的时候也会把擂钵带过来。我想喝的时候就去蹭,我对朋友说,我不蹭饭,只蹭茶。”
后来,蹭茶喝也不能满足阿谭了,他就在越秀区中山四路开了一家常德米粉店,从老家搬了一个擂钵到店里,还带些油炸锅巴、洋姜、糖油粑粑等自家做的杂食过来,正儿八经兼卖擂茶,这样就可以天天尝到家乡的味道了。“经常有老乡来我店里,尤其是一些大妈们,中午吃完饭就过来喝擂茶,我可喜欢跟她们聊天呢。”阿谭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很满意。
但阿谭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他还想开一家专喝擂茶的茶馆,就像家乡黄土店镇的茶馆一样,让身在广州的老乡们坐在一起,吃着家乡风味,说着窝心话,就像回到家了。
擂茶传说
关于擂茶的起源,民间传说始于东汉,跟张飞有关。据说他带兵进攻武陵郡(今湖南常德一带)路过乌头村时,时值盛暑,瘟疫流行,病倒不少将士。幸亏当地一鹤发老翁献上祖传秘方——擂茶,众将士服后病情大好。从此,当地喝擂茶的习俗就从此流传了下来。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证考究,但喝擂茶的湖南人都这么说,阿龙和阿谭当然也不例外。他们都是常德市鼎城区人,一个来自斗姆湖镇火田坪村,一个来自唐家铺乡东湖山村,来广州的时间都有十几二十年了,但说起家乡的擂茶,他们叨叨个没完。
寻找潇湘大地的乡土文化,如果您的身边,还有那些来自故乡的文化在流淌,请联系我们,让我们一起来展示这属于一方土地的乡味。
联系电话:18665607937 联系人:程小姐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喝桃源擂茶,喝的不是茶 是茶杯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