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遵义市委市政府将100万亩茶产业列入农业“六个一百工程”,2007年,遵义又出台了《加快实施百万亩茶业工程的意见》。6年以来,遵义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基地规模快速扩大,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茶园面积由31万亩达到126万亩,翻了两番。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从不到40%提高到91.1%,形成了以福鼎大白茶、安吉白茶、黔湄、名山、乌龙茶、龙井系列为代表的良种系列。成功打造了湄潭翠芽茶、凤冈锌硒茶、正安道真高山云雾茶、余庆小叶苦丁茶四大茶产业带,从基地建设上适应了消费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其次企业集群快速发展,产品内涵得以延伸。全市茶叶加工企业634家,年加工能力5.54万吨,其中规模型加工企业14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市县级龙头企业28家。年生产能力达300吨茶多酚和2000吨茶籽油加工企业各一家。
三是区域品牌快速成长。“红色遵义·绿色茶乡”的共识越唱越响,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快速成长,“遵义红”大有红遍中国的潜力。初步统计,2007年以来,累计有200余家企业多支茶叶在“中茶杯”、“中绿杯”及其它国际性茶事评比中,获金奖、银奖或二等奖500余次。
四是农民实现快速增收。全市投产茶园约60万亩,茶叶产量预计4.7万吨,产值30亿元左右。亩丰产茶园为茶农增收3000元以上。
2007年省里提出全省打造500万亩茶园的时候,遵义就提出了打造100万亩茶园。实践证明我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遵义的茶产业已具相当规模和基础,当前又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商品大市场中,产业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发挥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正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真抓实干,扎实落实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继续打牢基地建设这门基础课
一要正确对待规模。面对国内国际大市场,面对可长可短的产业链,谁也说不准我们的茶园规模是100万亩适宜,是200万亩适中,还是260万亩就必须封顶?我相信,产业上不去,1亩都是多余。产业做上去了,100万亩太少,200万亩也不算多。6个茶叶主产县既然挤进了省里的盘子,就必须下大决心下真功夫,统筹落实茶园建设计划,特别是有资金支持的茶园建设任务,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基地建设规模、茶叶品种、产业带建设等,都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持之以恒。茶园建设要集中连片。一亩、两亩茶园,管理不便,加工费神,既没有规模效益,也不利于产业推进。各地在茶园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整片、整村、整乡推进茶园基地建设。要积极推广无公害、有机生产技术,坚持标准化生产。
二要攻克种苗问题。我们的茶园建设用苗,有相当大比例靠外省购进。品种纯度得不到保障,甚至数量都没法保障。外进苗成活率不高,增加了建设成本。未来几年,还要新建100多万亩茶园,每年都有部分老化茶园需要改造。因此,必须下决心建设育苗基地,确保用苗自给。
牢牢抓住质量安全这条生命线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事关产业自身的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经媒体曝光,还没给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却会给产业以致命打击。我们对此高度重视,也做了大量工作,但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偶有发生。为此,我们要从三个方面着力,进一步做好茶叶质量安全工作。一要加大茶园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力度。大力推广标准化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积极推广使用茶叶专用肥,大力发展专业植保队,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二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销售使用禁限用投入品行为。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茶叶主产区。三要拓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参与度。加大对产地茶青交易市场、茶叶市场茶叶农残的抽检和督查力度,严格执行农残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切实做强加工企业这个火车头
加工跟不上,做大做强茶产业就无从谈起。今后,我们要把扶持加工,作为茶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市级茶产业资金将重点用于扶持加工和市场开拓。一要促进资源流动。积极推广凤冈“三资”转换工作经验,为生产要素向茶产业聚集提供更便捷的渠道,为涉茶资源整合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继续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茶产业,实现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经营。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外宣传,到浙江、福建等茶叶大省招商,引进一批茶企茶商来遵投资建厂。三要整合资源抱团出击。茶叶加工企业多而小,品牌多而杂,不利于推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今后要着力招大商,着力企业强强联手,着力跨县区域品牌打造,着力扶优扶强。全市着力培养10家有实力上规模的加工企业,重点打造3到4个区域品牌。谈及重点打造的这几个区域品牌,可能有的县有意见,我想我们一定要打破这种区划观念。不经意间看到“贵茶”这两个字,我在想,就贵州茶而言,还有比“贵茶”更醒目而简洁地道出产品出身和高贵品质的,更好的品牌名称吗?就遵义的红茶而言,还有比“遵义红——红中国”更加令人震撼的品牌名称吗?加强整合,如果有一天,我市茶业只有三四个品牌、七八家企业,吃掉我们的100万亩甚至200多万亩茶园,而且消化良好的时候,就是我市茶产业成功的时候。
着力突破市场销售这个瓶颈
以区域品牌为主导,积极开展茶产业宣传推介。要按照不同茶类、不同产品、不同特点,定位和细分市场,明确目标市场。支持茶叶主产县、龙头企业到北京马连道、陕西西安、广东芳村、山东济南等重点目标市场,设立专业卖场、直营店、专卖店或委托经销、代理经营。建立与淘宝网、广东省广新集团茶叶交易中心、北京马连道茶叶交易市场等重要市场的信息交换和网络交易平台。要加快推进中国茶城等一批产地茶叶交易市场建设。积极与主要目标市场重要渠道商开展合作,共建茶叶销售渠道网络。积极参与和国品黔茶公司的合作,利用“国酒茅台·国品黔茶”这个平台,借助国酒茅台的市场影响力推介遵义茶叶。
紧紧抓住延长产业链这个方向
以翠芽茶为主的茶叶产品,独集中在茶树尖上。放眼整棵茶树,我们浪费了多少茶资源?用一棵棵翠嫩的茶芽承载整个茶产业,我们承担了太大的风险。今后,要跳出翠芽做茶叶,绿茶、红茶全面发展,高端产品、中低端市场同步开发,嫩茶青、老茶树综合利用。要跳出喝茶做茶叶。茶叶不但可以喝,还因其附性强可以用于穿戴、居家等发挥保洁作用,还有不少地方推出了茶叶保健枕。要跳出茶业做茶业。积极探索推广茶桂相间等有益间套作模式,推广茶树下养鸡等立体种养结合模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茶园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做长产业链,做宽产业路才能提升综合效益,降低产业风险,做到产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谋划长远,立足当前,切实落实今冬明春茶园建设任务,完成茶叶育苗6500亩,新建茶园20万亩。 (作者系遵义市农委主任)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跳出茶业做产业 贵州遵义市茶业找到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