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广场成了随阳山村人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随阳山村的美丽茶园。
国庆期间,记者来到湄潭县随阳山村,几个大妈正在村民广场上开心的跳舞,小朋友们在欢乐的打球。一个村拥有自己的村民广场,这已经成为附近十乡八里的大新闻。
“随阳山有一位茶农出资8万元,为村里修建了广场,有篮球架、乒乓球台,还有很多老人去跳舞呢!”湄潭县永兴镇的随阳山村近日成为湄潭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随阳山村民代成万自己出资8万元,并请自家兄弟帮忙,为村里修建了一个村民广场。每天下午都会有村民来广场跳舞、玩耍、锻炼身体。
“我靠种茶叶致了富,如今也想为村里做点贡献!”代成万是土生土长的随阳山村人,他家里的16亩茶园,每年都能为他带来6万元以上的收入。去年村里开展新农村建设,山上的居民都可以在公路两旁获得一块地做宅基地,修建黔北民居。
代成万分到的宅基地处于一个低洼之中,地势较矮,两边都是山坡,修建房屋工程量大,而且光照不好,修建房屋不理想。代成万看着这块地,不能修房屋,荒废了也是可惜。
“我后来一想,这地势低洼,修房子不行,修个广场正合适。”代成万说,随阳山村没有广场,村里人也没有娱乐设施和体育器材。就这样,代成万向镇里申请修建一个居民广场,让村民们茶余饭后有个活动的地方。说干就干,代成万出了8万元钱,购买材料。平时不采茶时,就喊上自家兄弟,打地基,倒水泥。
广场修好后,代成万又向镇里申请体育彩票中心资助乒乓球台和篮球架。就这样,随阳山有了自己的村民广场,孩子们有了锻炼身体的好地方。“种茶致了富,咱老百姓的思想也变了,学习文化,搞点体育,让小孩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随阳山村委会主任陈一中对新建的广场感慨很深。
过去的随阳山是个穷山村,一年的收入只够村民们的生活,出钱修建村民广场这样的事情连想都不敢想。2005年以来,随阳山开始大力发展茶叶,每家每户都种上了茶叶,经过不断发展,如今已有投产茶园面积1万2千多亩。全村1千3百多户,几乎家家有茶园,每亩茶园的产值在6000元以上,每户年均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村里还拥有一个茶青交易市场,50个个人加工厂,甚至连2千多元钱的采茶机,也是每家一台,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
“种茶让我们村里人都过上了好日子。”代成万骄傲的带着我们去村里参观。走进随阳山村,一栋栋独立的黔北民居矗立在公路两旁,柏油马路平整的延伸向远处的茶山。村委会办公室是一栋3层小楼,办公室里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一应俱全。
种茶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村民的思想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为了了解茶叶市场,经常在网上调阅资料,连我这个老头,也被‘网’住了!”陈一中笑着说。为了给村民们增加收入,让村里的茶园更好的发展,村里派人去湖南进行了考察套种油茶树项目,“去之前,我们都在网上查过了,是可行的!”
电脑知识、体育设施、文化学习,这些新兴词汇,正逐步走进随阳山,为随阳山的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随阳山的村民也因为种茶,有了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前几年看核桃坝,过几年核桃坝看我们!”陈一中坚定的说。科学种茶,建设生态家园,随阳山农民种茶“种出”了好日子。
新闻视角:随阳山村之美
19.8平方公里的随阳山村共有1320户村民。在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茶叶,小小的茶叶让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自然之美:空气清新,当地森林覆盖率达78%以上。
乡村之美:形成了大规模的有机茶园。
产业之美:以茶为媒,产业融合发展,说这里的茶产业是风景中的生态产业,生态产业中的风景,一点也不为过。
记者点评
10年来,尤其是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性巨变。农民群众生活有保障,工作有空闲,学习有条件,这是提高农民素质千载难逢的机遇。随阳山村积极引导农民在农闲时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推进了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帮助农民群众致富增收,体育场成为农民锻炼和交流的好场所,农家书屋成为了那些“想富不能富,致富没门路”的农民群众离不开的“充电屋”和“致富屋”,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远离赌博、远离封建迷信,提高素质、树立起知识型农民的新形象。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湄潭县,随阳山农民种茶种出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