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茶欲借力双地标突围

用好国家地理标志推广省级地方标准

安顺茶欲借双“地标”突围

安顺茶制茶情景。

普定朵贝茶茶园一角。

安顺茶叶,曾经辉煌,而后数十年沦落,成了假货代名词,做了他人代工品。它是安顺人的骄傲,也是安顺人的伤疤。它渴望突围而出,重新崛起。

安顺才女姚小英写道:“明前茶中,第一片珍贵的茶叶被称为枪;第二片茶叶称为旗。文化,安顺茶的枪;市场再造,安顺茶的旗。一枪一旗,应该是安顺茶今日的突围之旅。”

作为“枪”的文化,虽然它就在那里,亦有待捡拾、擦亮,并且创出好“枪”法,使之能传诵千里、动人心魄;而作为“旗”的市场再造,则注定是更加艰辛和充满挑战的征程既错失先机,又基础薄弱,安顺茶如何正名翻身?如何在强手如云的黔茶大军中占山割地?又如何在黔茶出山的大潮中跻身抢道?

确实,这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今春,安顺茶业迎来两件大事:

其一,安顺市历时两年组织编制的《安顺茶》地方行业标准通过专家审定,并于3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安顺茶的自然环境、茶树种植、茶园管理、鲜叶采摘、装运、储存、茶叶的卫生指标和理化指标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安顺茶的生产加工和质量监管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其二,3月份,北京传来喜讯:“黄果树毛峰”经过3年努力,成功晋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顺市的8个县(区、管委会)均纳入保护范围。时任安顺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旭在申报陈述时表示,将把“黄果树毛峰”列为地区经济发展增长点加以规划,打造茶叶高端品牌,并推动黄果树毛峰与旅游产业结合,形成“黄果树毛峰”产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8月中旬,安顺市茶叶办主任徐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安顺茶的突围方向已然明确:一是围绕基地建设,上规模;二是用好地理标志,做品牌;三是推广实施地方标准,抓质量。四是扶持龙头企业,聚人才。

徐瑛介绍,多年来,安顺茶之“病”,在于“小、散、乱、差”。

小,指的是资源总量小。2009年,安顺茶种植12万亩,仅占宜茶面积的15%左右。近三年来,经过多方努力,安顺市整合扶贫、林业、土地整治和水利等项目资金共7000多万元投入茶产业,新建茶园10万亩,建成高标准示范茶园1万亩,并对低产茶园进行了改造。而在遵义,仅湄潭一县,2009年茶种植面积已达28万亩,2010年达到30万亩。

散,指的是经营分散。企业虽多,却没有拳头产品,没有品牌渠道。于是省外企业纷纷前来安顺购买初级茶,贴牌后高价出售。一度,安顺有近80%的初级茶叶产品被外省品牌企业收购。近年来,安顺市调整产品结构,压缩大宗绿茶,增加高档名茶,大力抓好品牌建设,“瀑布”系列、普定朵贝茶不断亮相各种展会并多有斩获,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安顺茶的“散、小”格局。

乱。茶园品种茶乱,影响产量和质量;茶园管理乱,采摘不合理;没有行业标准和规范,企业自定品级;门槛低,企业小,对外无竞争力,对内恶性竞争;加工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茶叶品质难保障……

差。一是产出差。2009年,湄潭28万亩茶产业产值达到了6.16亿元,茶产业的综合收入达到了10.2亿元,单位面积效益是同期安顺茶的将近三倍。二是行业队伍差。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很多采摘和加工人员没有受过专门培训。

无疑,《安顺茶》地方标准的推广实施,将着重治乱;而国家地理标志的申报和使用,则致力于治散。目前已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申报使用“黄果树毛峰”国家地理标志,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加大宣传营销。

针对“小”,安顺市将继续整合有关涉农资金高标准、高质量建茶园,力争到2020年使安顺茶叶发展到40万亩至50万亩。据悉,经过多方努力,西秀、平坝已进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项目县,每年可获得800万资金投入发展茶业。

链接

地理标志:世贸组织在有关贸易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对地理标志的定义为,地理标志是鉴别原产于一成员国领土或该领土的一个地区或一地点的产品的标志,但标志产品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确定的特性应主要决定于其原产地。因此,地理标志主要用于鉴别某一产品的产地,即是该产品的产地标志。地理标志也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目前,我省已有黄果树毛峰、贵州茅台酒、都匀毛尖茶、镇宁波波糖等2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地方标准又称为区域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地方标准即应废止。地方标准属于我国的四级标准之一。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贵州,安顺茶欲借力双地标突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