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茶正香,绿 红茶比翼齐飞 信阳红更红

——写在省委书记卢展工《信阳谷雨再说茶》发表之后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4月25日出版的《中国艺术报》显著位置,发表署名文章《信阳谷雨再说茶》,介绍茶历史、论道茶文化、畅谈茶产业。文章从茶的起源、茶的功效,说到茶品、茶情、茶趣,再到品茗、做人、做事、做官之道,不徐不疾,娓娓道来,行文如与友人聊天般亲切,形散而神聚,文短而意深,细细品读如沐春风、如饮甘饴,受益匪浅。

卢展工书记文中有言:吾今生有缘于茶,此乃幸事。而在笔者看来,无论是西湖龙井,还是福建铁观音、大红袍,乃至河南信阳毛尖、信阳红,这些茶中名品,因与爱茶、识茶、对茶颇有研究并有诸多独到见解的卢展工书记结缘,不也是莫大的幸事么!

撇开其他名茶,就信阳红茶而言,其从“横空出世”到迅速“红遍金瓯”,除得益于卢展工书记看似“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更倾注了他对茶乡、茶农、茶产业发展太多的关心与感情。

信阳产茶区的基层干部和茶企老板们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初卢展工书记在信阳视察时提出“你们要打开思路、敢于创新,加大夏秋茶采摘力度,尝试开发新的茶叶产品,增加群众收入,可以开发红茶、深度加工”。一语惊醒梦中人。正是卢展工书记的这番话,点醒了我们茶乡人,也开启了茶区人民又一扇希望的大门。

茶乡人民忘不了省委书记那一声声为“信阳红”红茶非常给力的“吆喝”——

2011年3月6日,是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的“开放日”,面对众多中外媒体记者,作为“特殊”主持人的省委书记卢展工幽默地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河南感情很深,怎么表达?‘好想你’;现在天气很冷,喝点‘信阳红’,暖暖身。”

当发现有的记者喝矿泉水时,观察细致的卢展工书记马上请工作人员为所有在场记者倒上“信阳红”,并说“这是2010年才产出来的,是我们河南的一种新茶。”

在此前召开省“两会”上,卢书记到信阳代表团驻地看望代表们时,一落座就端起“信阳红红茶”连喝了几口:“好几天没喝‘信阳红’了,好喝!”

2010年9月4日,第十六届全国省区市党报总编辑新闻出版工作研讨会在郑州举行。卢书记亲临现场,亲自给每位客人倒上一杯“信阳红”,并告诉大家:“信阳的红茶跟福建的正山小种差不多,比福建的坦洋工夫要好。一般的红茶都是以精选绿茶后剩余的边角废料为原料,经过发酵处理制成红茶。但我们信阳的红茶,都是用质量上好的鲜叶作为原料制成的。”

在信阳第二十届国际茶文化节开幕前夕,卢书记又亲自撰文在媒体上推介信阳茶,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为省委主要领导,他对信阳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寄予了多少厚望啊!

善于运作、勇于创新的信阳干部群众没有辜负省委领导的期望与关心,将卢展工书记提出的“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民生、小茶叶大文章、小茶叶大形象”观点落实到一个个发展茶产业、打造茶品牌、弘扬茶文化的具体行动中。如今,30多家红茶生产企业分布信阳8个主要产茶县区,全市形成了绿茶、红茶比翼齐飞、并肩发展的可喜局面,真正实现了产业增效、茶农增收。

从传承千年文化的“茶叶”到助推信阳经济发展的“茶业”,其中饱含着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浸透着茶乡人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心血。可喜的是,信阳人民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真情关注下,将信阳的茶产业做得更大、更好,使茶农得到更多实惠,把兴茶富民大戏演绎得淋漓尽致、精彩纷呈,让茶乡儿女把笑意写在脸上,令外界对信阳投来赞许的目光。

“茶业兴旺,造福八方。”这是省委书记卢展工《信阳谷雨再说茶》的落笔之处,更是信阳老区人民的至高追求。

5月的信阳,和风拂面,喜雨连连,一派生机盎然。信阳茶正香,信阳红更红。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信阳茶正香,绿 红茶比翼齐飞 信阳红更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