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吉白茶采摘时间比往年都要短。20天的采摘周期看起来和常年一样,但实则,前3天“无人采茶”,后三天“无茶可采”。
“因为前期气温低,对开采期预估不准,采茶工来得迟,从3月31日至4月3日的头茶,大多留在茶树上。”县内一知名茶企负责人表示。
正是因为耽误了这72小时的采摘,青叶市场、干茶市场相继受到连锁影响,干扰了安吉白茶的市场定价体系。
气温搅乱定价体系
3月31日,少量头茶在溪龙青叶交易市场上的价格是300多元/斤,行情十分看好。
然而,4月2日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致使山上不少迎风面的白茶被吹伤,质量受损,4月3日的青叶收购价格降至160元/斤,迎西面山坡的青叶价格贱卖至70多元/斤。
因为天气因素,很多外地茶商此时才到安吉,一接触的即是低价且积压量较多的鲜叶,压价现象出现。此时,恰恰气温快速回升,茶叶萌发快,4月2日又是采茶工快速到位,茶叶产量快速增加,价格急剧下降。
短短4天时间,青叶价格下降近一半,让原本期望高价的茶农措手不及。从4月5日至4月10日,安吉白茶的青叶市场价格稳定在90元左右。
市场价格的快速变化,“受伤”最严重的就数一些散户、小户了。由青叶市场价格快速下降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干茶交易价格的变动。从一开始的上千元在短短一个多星期内下降至300—400元/斤。
采访中,不少茶农表示,虽然放在家的茶叶全部卖掉让自己感到颇为欣慰,但是从生产、加工到出售,尤其是市场的“乱”,让他们心里着实吃不准,纷纷认为要是有机会,还是得向大户靠拢,或者直接入股合作社或茶企,这样冒的风险就会减少很多。
“其实如果采茶工准备充足,损失会少很多,因为茶叶生长快,自家的135亩茶园曾连续一个星期采摘量1200斤/天以上,又是直接供应给企业,量、价综合起来,没有亏。”恒盛白茶负责人陈锁表示,但散户、小户就吃亏在来不及采摘。
规模茶企的“丰收年”
散户、小户在市场上挣扎,规模茶企却认为今年是个“丰收年”,是利润最好的一年。“我们有着自己的价格体系,受市场价格影响小。”陈锁表示。
今年千道湾和晓华茶场携手新组建恒盛公司,分流了一大批原千道湾的中低端客户,一个月时间销售额达到500多万元。
除了自有的订单农户,恒盛也在市场收购鲜叶。自然的,青叶价格低了,恒盛依托渠道、品牌的附加值,依然保持稳定、合理的价格体系。
有不少媒体在报道安吉白茶产业时,将溪龙的青叶交易市场的青叶价格和宋茗等品牌茶企的干茶价格比较,低价的青叶、高价的干茶,得出茶企暴利的结论。这不得不看另外的一个现象,县城的干茶市场价格缘何跟着青叶价格变动,卖不出高价?而茶企的干茶价格却稳如泰山岿然不动?
“这种利差,我们不想赚,损失的是茶农的利益,8家有GAP认证的茶企组成联盟,前提就是保证茶农利益的最大化,茶农是水,能‘载’企,也能‘覆’企。”宋茗白茶负责人许万富表示,茶企的价格稳定归功于稳定的质量标准、坚挺的定价体系、畅通的销售渠道及响亮的品牌影响力。
同在“中国驰名商标”、“原产地”的光环下,二者差别如此之大。
靠天吃饭,是茶叶这种种植面积大的农副产品摆脱不了的桎梏,产业化是将这种风险降至最低的途径。有茶企称,今年茶叶市场的“乱”兴许是好事,任何一个产业成长都要经历阵痛,都要让一部分人承受损失,然后整合,然后共同受惠。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气温搅乱定价体系 规模茶企迎来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