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茶 品茶 明月在 清风来

喜欢许巍的歌,却不知道他唱过《喝茶去》。而补听《喝茶去》是因为近一年来突然喜欢上了茶。

今年春节前,女友海燕来送竹茶海。自从听说我喜欢上喝茶以后,爱茶的她就不断送茶具和茶给我。上次见面送的是玻璃茶杯,说是喝红茶的,这次除了竹子茶海还有一套瓷器茶具。

打开这套哥窑茶具,从色泽到花样都让我爱不释手。一只龟背形状的茶壶,6只敦厚可爱的小杯,他们放在一起就像相亲相爱的海龟一家人。那豆青色让我想起玳瑁一词,也刚好是我近来最爱的颜色,而那细细碎碎的花纹像极了女人绵密的心思。

于是每天早上一起来,沏茶、品茶,俨然一个茶君子。明月在,清风来。

百度哥窑的来历: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

原来杯壶上的那些碎碎是因陋就简的结果,是苦尽甘来的极致。

我一直是一个咖啡控,与茶的初遇现在想来可谓惊鸿一瞥。

湖北恩施朋友送来一款白茶,随意地泡了一杯,不想从此迷醉其中。去年夏天,泡一杯白茶,看茶花女在白色玻璃杯中优雅地舒展、漂浮,又优雅地沉落,极少数在沉落的那一刻翩然而起,感觉上就像在观赏一场盛大的芭蕾舞演出。

仅仅是观赏,就已经沉醉不已。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缘聚合。那段时间恰巧看到一本《禅》杂志,读了其中的《何谓美》、《大悟不存师》以及《对时间的慈悲》等文章,深受启发。

这本小册子是河北赵县的柏林禅寺出版的。柏林禅寺是千年古剎,那里有赵州塔,是赵州茶典故的故乡。

茶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而柏林禅寺正是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名言诞生的地方,如今被国际禅茶文化界尊为禅茶一味的故乡。

相传唐代高僧赵州禅师从谂,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和尚说:曾到。他说:吃茶去。同样问题又问另一个和尚,和尚说:不曾到。他还说:吃茶去。院主听后疑惑地问: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他对院主亦说:吃茶去。

这就是赵州茶的典故。它充分体现了赵州禅师的平常心、无分别心。的确,搬柴运水是禅,行住坐卧是禅。正像许巍歌里唱的那样:今天下午的风很柔和/悠闲的喜鹊回旋在山林/这空山鸟语/轻风泉水吟唱/寂静悄然的天地走在回家路上/仰望着头顶的繁星/走在回家路上/不觉已万家灯火

在《喝茶去》这首歌中,我认真地寻找着茶,而整首歌却不落一个茶字。但是在许巍游吟般的歌声里我感受到了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放达,以及一朝风月万古长空的通透。这也许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吧。

越南佛教高僧及哲学家释南罕,曾经写过有关如何品茗的诀窍:你必须在现在这个时刻完全清醒,才能真正享受茗茶的滋味。只有在对现在非常珍惜的情况下,你的手才能感觉茶杯传来的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温暖。只有在现在才能闻到茶的芳香,尝到它那甜美的滋味,领略它美妙的所在。如果你还在缅怀过去或担心未来,你就会完全失去享受这杯茶的机会。你对茶不屑一顾,茶也不翼而飞。

万事万物莫非如此,你对它不屑一顾,它自然不翼而飞。

茶如此美,情何以堪?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沏茶 品茶 明月在 清风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