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县狠抓抢抓宜宾委、市政府打造宜宾早茶的机遇,以生态、安全为目标,重品质、品牌两品塑造,着力推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8万亩,面积较2005年增加11万亩,增长157.1%。全县生产各类茶叶5890吨,较2005年增加2731吨,增长86%;实现产值2.53亿元,较2005年增加1.97亿元,增长348%。名优茶产量2477吨,较2005年增加1437吨,增长140%;产值2.14亿元,较2005年增加1.77亿元,增长483%。茶叶生产能力在全省位居第7位,建设成为全国茶叶生产基地、优质出口茶基地县和全省茶叶良种繁育基地。
着力品质提升,抓基地规模化发展
高县坚持品保前移,按照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的目标,建设好茶叶基地,提升茶叶产量和内在品质,形成优势稳定的原料基地。
一是抓规模化发展。制定了《高县茶叶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按照发展山区茶叶经济带的思路,积极构建规模化程度更高、特色更鲜明的茶叶产业带,在全县建立了6大茶叶产业带,茶叶基地连片发展,整体推进。并严格按照基地围绕路水建,路水围绕产业修的原则,突出补缺完善、配套提升,扎实推进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茶园低改等,推动茶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不断发展。仅2011年,县财政就安排340万元,建设茶业环线。茶产业已发展成为高县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农民种茶积极性高涨,将茶叶作为主要产业来用心经营,专业茶农比例正逐步提高。
二是抓良种化建园。以羊田乡万亩茶叶核心示范区为载体,进一步优化茶树品种结构,全面实施茶园良种化,建成高质量的无公害早茶生产基地,全面提升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引进福选9号、名山13
平阳特早、乌牛早等优良品种,茶树良种化率达80%。华丰村茶叶良繁品种园已成为集品种选育、引进、品比、繁育推广于一体的良种繁育推广基地,园内有国家级、省级品种11个,品种数居全省首位,是仅次于名山县的四川省第二大繁育基地。良种化程度的提高,有力促进了名优茶生产和机械化作业,亩平收入与劳动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茶叶在农业项目中的比较效益十分明显。
三是抓标准化管理。以保证农产品安全为目标,着力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基地质量。严格按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范》和《有机茶生产技术规范》要求,对基地茶园采取五统一管理模式,实行标准化管理。广泛推广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色诱板物理杀虫技术,实施茶、豆套种技术,确保食品生产原料的卫生、洁净、安全。全县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3万亩,获认证无公害茶产品12个。绿色食品茶生产基地1.6万亩,获认证绿色食品茶产品8个。有机食品茶生产基地1000亩,获认证有机食品茶产品6个;建成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一个。
着力品牌打造,抓市场竞争力提升
高县着力科技创新、质量管理两大举措,提升品牌形象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一是推动科技创新,塑造品牌。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深挖潜力,提升实力。近年来,高县已成功创建了早白尖、川红等区域性茶叶品牌,茶产品获四川省著名商标1个、四川省名牌产品1个,宜宾市知名商标2个。早白尖茶业建立了全省同类型企业中第四家企业技术中心早白尖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选育的川南特早茶早白尖8号、大树茶两个优良品种(系),为争创名牌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林湖茶业按照创新型恢复川红的思路,成功开发出高档四川红茶川红名茶。新川红一经投向市场就大受欢迎,林湖旗下红贵人、臻贵、花样年系列红茶热销,深受城市白领和高端消费者欢迎。
二是严格质量管理,提升品牌。秉持优质、安全、生态的质量方针,狠抓内涵式发展,强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近年来,县财政每年投入茶叶基地建设200万元,并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项目、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等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建基地、建车间和建立茶叶质量检测室等,进行生产自动化、厂区清洁化工程等建设,为茶叶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每年对采茶工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采叶、制作过程受到严格的技术规定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茶叶的高等级率,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经多年培育发展,早白尖和川红已成为川茶中的知名品牌,先后获世界博览会金奖、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西部名优农产品、四川名茶和四川名牌产品等奖项和荣誉。
三是整合茶企资源,做大品牌。实行大并小、强连强的措施,整合茶企资源,借势宜宾早茶的打造,早白尖茶业入股宜宾叙府茶叶组成了绿茶集团,早白尖成功创建为四川省著名商标,2010年,早白尖销售收入达1.58亿元,实现利税1622万元,。林湖茶业与金叶茶叶创新商业模式,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强强联合,组建资产过亿的宜宾川红集团,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集聚。2010年,林湖茶业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1543万元。目前,川红集团正全面研发推广川红工夫名优茶、民族团结边茶、林湖快时尚红茶三个品牌。
着力市场开拓,抓茶叶产业化发展
高县在茶产业经营中,从深度、高度和广度入手,多措并举开拓茶叶市场,推动茶产业高效发展。
一是做大龙头,在专业化深度上下功夫。县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扶持茶叶龙头不断发展壮大。全县拥有市、县农业产业化茶业龙头企业7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家、上千万元企业1家、上500万元企业2家。2010年,茶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642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08亿元、利润2492.5万元、上缴税收982.4万元。目前,高县茶叶产品已直销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广西、重庆等20多个省市,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远销俄罗斯、波兰和欧盟国家,正逐步从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国际性品牌发展。龙头企业已成为支撑全县茶业经济的支柱,年经营量和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县的60%和70%以上,茶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完善联结,在组织化高度上下功夫。引导各茶叶龙头企业、茶叶合作社和茶业大户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中,带动农民大力发展茶产业,并随着产业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着全县4.2万余农户发展茶叶产业,大大提高了产销组织化程度,订单生产面积达6万亩,51.6%的茶叶通过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2010年,实现茶叶产值2.53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560余元。
三是挖掘文化,在产业化广度上下功夫。借力宜宾早茶品牌,充分利用高县早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挖掘和弘扬高县深厚的茶文化,全方位打造高县茶叶品牌。参加了历届宜宾早茶节,积极参与上海、广州、四川等茶博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不断提高高县早茶知名度。开发以茶艺表演、采茶、品茶、赏茶、购茶为主的茶文化旅游产业,增加三产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可久--罗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内,借助羊田乡华丰村、中心村等一批茶叶专业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迎来了宜宾早茶采风团等团体前来采茶、品茶,茶文化旅游业渐成气候。每年春季前往高县购茶的游客和茶商络绎不绝,增加茶叶消费与弘扬茶文化相得益彰,三产不断发展。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高县着力两品塑造 推进茶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