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山茶之乡大田,高山茶香醉海内外

高山云雾出好茶

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称赞:政和工夫红茶驰名中外。

大田高山茶 香醉海内外
欢迎您走进全国唯一中国高山茶之乡大田
大田县地处八闽中心,境内千米以上高山有175座,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正合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近十年来,大田高山生态茶发展迅猛,8万亩优质茶园分布在各个乡镇,茶叶加工厂2000多家,涉茶产值约5亿元,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高山茶之乡,先后评得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全国绿色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福建十大产茶大县等殊荣,国家质检总局已把大田列入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成了福建省茶业新区开发科研基地,制定并发布省地方《金观音乌龙茶综合标准》,已在全省各地推广运用,培育了大方广公司等多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峰、云韵、九龙峰、留芳园等茶业公司的乌龙茶项目通过了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
大田县现有的高山茶系列:铁观音、金观音、红茶等。其中,仙顶牌乌龙茶、绿茶获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东方美人茶获国际名茶金奖。
大田高山生态茶以其独特的高山韵味,越来越受到市场、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遍及海内外,茶业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广大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大田茶史悠久,清朝曾为贡品晋京,茶事载入《康熙字典》。大田茶史可考唐陆羽《茶经》中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大田属南方之地,为江南东道福州管辖;元朝,大田人氏郭居正的《百香诗》之一《茶》,为大田最早的茶诗,说明大田人对茶道早已深悟怡然
经过专家们的科学规划,全县茶园的茶类、品种布局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山地、气候等资源优势,形成了以屏山、吴山、武陵、济阳、谢洋为主的高山优质乌龙茶生产区,以广平、奇韬、梅山为主的优质红茶、绿茶生产区。
生态之茶
近些年来,大田县充分挖掘高山优势,致力发展高山生态茶,统筹规划,做到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骆少君、陈郁榕等茶界泰斗多次对大田茶业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高山种茶优势在哪?一是高山云雾多,漫射光较多,有利茶叶芳香物质的形成,茶叶叶片肥厚,耐冲泡,品质佳;二是当地高山区是片净土,没有污染源,生态环境好。县里化后发劣势为优势,高标准规划,嫁接他人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与设备,一步到位发展高山绿色茶叶。
大田县许多茶园在选址上颇费心思,一致认为茶叶生长应该有一个优美的环境,包括清洁的土壤、水和空气。一些茶农积极听取茶叶专家们的建议、指导,选择在靠近茂密森林的山间,选择在山腰荒山作茶园,山顶老林则成了茶园的绿帽子,依靠着深山老林,达到涵养水分等功效,产出的茶叶品质自然胜出其他产茶区一筹,大田因此获得全国绿色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
以文兴茶
为了提升大田高山茶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大田县致力高山茶的品牌建设,县里为大田高山茶统一注册了仙顶牌,各茶叶公司、茶农纷纷注册了各自商标。
泡茶可修心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品茗闻香,可是雅兴之举,自然少不了文化,茶文化在大田也是随着茶业而兴起。在大田各茶厂、茶庄、茶楼,随处可见古今茶文化,活灵活现的画画,风格多样的书法,无不酣畅淋漓地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县里书法、摄影爱好者逐渐将目光聚集到了这一茶字,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深入到茶山、茶厂、茶庄、茶楼等涉茶场所,或书、或画、或影,完美地诠释着大田高山生态茶的内涵与文化。
自2006年10月以来,县里每年兴办茶文化节,以及海峡两岸高山茶研讨会、茶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茶文化节活动走进福州、厦门,北上首都,南下香港,开进上海世博会,每到一处,韵味俱佳的大田高山生都受到各地茶商、茶客、市民青睐。
目前,县里正力推闽中高山生态茶园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大力引导游客到生态茶园休闲观光,体验茶叶采摘、加工制作、品茗购茶以及观赏茶歌、茶舞、茶艺表演等旅游项目,拟开发建设生态茶园休闲区、茶叶大观园、摄影长廊、阳光茶座、避暑山庄、森林运动等设施项目。
展望
大田高山茶产业链日趋完善,一片茶叶带动了一产的种植、二产的加工、三产的销售与旅游等关联产业,全县20%的群众加入到了茶产业链,县里不断提升大田高山茶品牌影响力,不断拓展大田高山茶独有的文化魅力,实践证明山区大田发展高山生态茶是条科学、可行的好路子。
展望美好的明天,大田县正在积极地朝着建设第二个五万亩高山生态茶园目标而奋斗,力争2013年达到10万亩规模、就地转移劳力10万人、实现涉茶产值10亿元这三个目标,勤劳的大田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科学指导下,将不断改进制茶工艺、坚守高山绿色品位、强化茶叶品牌建设、提升茶叶文化内涵、着力拓展海内外市场,大田高山生态茶将越走越远!
竹通太平 茶和天下
政和工夫茶香飘万里
由上百根笔直而硕大的青竹搭建而成,或纵横交错,或一字排开,步入期间,令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绿意婆娑、生机盎然的竹海。这就是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政和展馆。
用现代理念结合传统文化,融入茶、竹、旅三大产业元素,打造绿色生态型展馆是本届茶博会政和展馆的设计主题。屋檐下,高高挂起的竹灯笼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大门上方,飘着墨香的御赐政和,茶和天下几个大字耀眼夺目,不禁让人对宋徽宗当年品茗政和进贡的茶后龙颜大悦将其年号政和赐作县名的动人场景浮想联翩。茶文化小展台上,内容翔实的《政通人和茶话》书刊、图文并茂的《政和资讯》报刊、装帧精美的宣传小折页,有如一扇窗,将向您展示绵延几千年的政和茶文化,有如一道门,将带您走进钟灵毓秀、地杰人灵的产茶明星县。
百年工夫一朝红透
政和工夫红茶是福建红茶(简称闽红)中最具高山品质特征的一种条型茶,是以当地选育的仙岩大白茶树为主要生产原料精心制作而成,因其精制工艺精细,颇费工夫,故得名。作为地域性品牌和特色产品,政和工夫红茶是融汇政和的自然生态条件、传统加工工艺、适制茶树品种及人文渊源,经过长期实践、培育、挖掘、创新而逐步发展形成的,其香高、色艳、味浓的品质特征享誉海内外。我国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称赞:政和工夫红茶驰名中外。
政和工夫红茶始制于1874年(同治十三年),最初由江西茶商赵老板(名失传)来政和倡制工夫红茶,先在遂应场村(今锦屏村)用高山区小茶制造仙岩工夫。当时政和工夫红茶产区是以遂应场为中心,由于产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加上加工工艺精细,所产工夫红茶品质特佳,运到福州茶行备受青睐,售价倍高,相传福州茶行每年都要等仙岩工夫出产后才开市。当时由于茶商云集,设庄监制,仅遂应场一乡,盛时茶庄多达二十余家,茶叶产销兴旺;同时,商家牌号林立,商标名目繁多,其中尤以万先青牌号、商标遂应场仙岩工夫最为出名。名牌既出,冒牌亦多,鱼目混杂,掺杂使假,销路渐衰落,嗣后于1879年(清光绪五年)政和县发现大白茶树品种(即仙岩大白茶树,原名政和大白茶),由于品种优良,得以大量繁殖。其后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本地茶商叶之翔等人用政和大白茶鲜叶制造工夫红茶,即今之政和工夫,名声更大,声誉重振,与福鼎县之白琳工夫、福安县之坦洋工夫合称闽红三大工夫茶。据统计,十九世纪中叶(19331936年)最高年产量达一万担。
工夫红舞动茶产业
青山绿水毓灵秀,政和茶香飘四海。政和县是福建省六大产茶县,也是全国产茶明星县之一。这里独特二元地理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境内地貌独特,风光旖旎,人文积淀深厚,洞宫山和佛子山为省级风名胜景区,既是旅游胜地,又是茶叶生产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政和茶叶独特的品质特征,是全国重要茶产区。
近年来,政和县紧紧围绕以生态优高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强县的目标定位结合县情,审时度势,作出了打响茶品牌,做大茶产业的具体部署,以推进政和茶产业长足发展,使其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县委、县政府于2004年成立县茶叶产业 化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解决茶叶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县茶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措施办法做出明确要求,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户引良种、办基地、创品牌。
目前,全县有茶叶加工企业160多家,注册商标80余件,加工量超过万吨,年产值达5亿元。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非洲、港、澳地区及国内各省、市,重点茶叶企业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茶叶专营店上百家。政和选送的茶叶产品在各类全国、省级以上重大茶事活动中多次获得金奖和银奖,上海世博会期间,政和县有茂旺茶业、茗匠茶业、茗香轩茶厂、云根茶业、泰云春茶业等5家企业选送的5款政和工夫红茶获得金奖。
政和工夫先后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等,2010年政和工夫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政和县被评为全国产茶明星县。
政和高山茶文化别具一格
政和从古到今,民间饮茶习俗浓厚,茶艺表演新鲜传统,无论是官场接洽会友,还是集贸交易,无不以茶为媒。茶是政和县民间日常的饮料,品茶技艺历史悠久,在政和县高山区一带又别具风格,情趣横怡。
在千米海拔的高山区上,镇前是古镇,始建镇于公元941年,历史悠久,这里流行着好几种饮茶习俗,有串门茶,有分岁茶,有端阳茶等等。串门茶的品饮,尤其以澄源乡为盛,澄源乡原称南里,在南里各个自然村场有品饮串门茶的习俗。为了品饮串门茶,在平时就要制作许许多多的茶料,有茶叶,黄豆,向日葵,南瓜子,厚野菇干,木豆豆干,地瓜干,这许多菜干都是经过腌制过的,其味清香脆口,显示了这个家庭主妇的能干和富足。分岁茶是腊月除夕开大门时,要给家庭所有成员倒上一杯既香又甜的开春茶。这茶由家庭主妇送到各成员的手上,接茶人要讲一句吉利话,如福禄双全、年半人寿、春满人家、双亲长寿、恭喜发财、新年吉祥、吉庆有余、合家平安等等。端阳茶要数杨源为盛行,杨源又以坂头,洞宫一带更流行。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中国高山茶之乡大田,高山茶香醉海内外

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