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九峰 深山里掩藏神奇的闽粤村

记者走在茶园里,漫山遍野的茶园让人赏心悦目

在交界处,两幢相连的房子,靠近广东界(白色)是福建人的,靠近福建界(红色)是广东人的

客家茶农在制茶

九峰镇名片
九峰镇位于平和县西南部,与广东饶平、大埔两县相邻。全镇面积211平方公里,人口4.6万余人,其中95%为客家人。境内群峰耸立,丘陵起伏,河谷、山坑坐落其间。大芹山雄峙东南,海拔1544米,为漳州第一高峰。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期,九峰都是平和县治所在。
九峰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是闽粤边贸重镇及闽粤文化相融合之地,孔子、朱子学说盛行,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现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1处,其中文庙大成殿、城隍庙于2000年升格为省级文保单位。九峰镇城区、乡村保存许多明清时期的寺院、宗祠、家庙、民居、土楼、牌坊等;分布大小土楼45座,另有明代城墙遗迹、县衙遗址、摩崖石刻、威惠庙、百岁坊等数十处古迹。九峰镇还有久负盛名的八景,即双髻升曦,九峰返照,东郊春雨,西岭暮霞,天马晴烟,石潭秋月,笔山侵汉,碧水澄波。其中,尤以笔山侵汉,即九峰双塔为九峰古城象征、地标,也是立县标志。
2003年,九峰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去年,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组织评选的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核心提示
这里,有神奇的闽粤村:村民说一样的方言,有着一样的风俗,甚至还有亲戚关系,可是户籍却分属两省,以致镇干部都不能一一分清究竟谁是广东人,谁是福建人。
这里,还有漳州第一茶村眉山村,漫山遍野都是茶园,村内处处飘着茶香,世代都是茶农的客家农民,正准备走合作化的道路,要将眉山茶打造成品牌。
这里是平和九峰镇,地处闽粤交界处,是闽粤交通要塞,明代至解放前一直是平和县城,曾繁华一时。时过境迁,如今这里繁华落尽。好在由于山高路远偏安一隅,使得古镇躲过多次历史劫难,至今保存较完整,去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一个自然村 住着两省人
同一个地方,却分属两省
穿过九峰柏松关隧道,便来到闽粤交界处。这条路,通往广东饶平,既是福建省道207线,也是广东省道334线。在闽粤交界处福建界碑对面,有一个小村落,既住着福建人,也住着广东人。
他们房子都建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分界,不进去屋子里问人,根本不知道是福建人还是广东人。九峰镇的吴副镇长介绍,执法人员要对福建籍村民执法,只要他走到隔壁广东籍村民家里,他们就拿他没办法了。
在福建界碑对面公路边的一排房子,住着两户人家,靠近广东界那一家姓朱,户主叫朱客,他说,他们一家是福建人。他身份证上的地址是:福建省平和县九峰镇平等村隘坑组。朱客说,隔壁那一间(靠福建界)住的是他的妹夫刘火元一家,但他们却是广东人。刘火元拿出自己的身份证,上面的地址写着:广东省饶平县上饶镇柏峻村矮子坑组。
朱客说,他们讲客家话,隘坑和矮子坑,无论是客家话还是闽南话、潮汕话,都是同一个读音,因此它们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却在行政区域上分属两省,这在全国十分罕见。
平等村书记朱伟程说,在这里,住着福建籍村民17户,人口70多人,广东籍村民大约11户,人口60人左右。福建的都姓朱和游,而广东的则是姓刘和王。
两省人为何住在同一个地方?朱伟程讲述了个中缘由。相传在100多年前,福建诏安县一户王氏人家辗转来到此地,见这里山深林茂,田垄平整,十分宜居,便定居下来。随后,平和县的朱氏也到此落户。清末年间,广东柏峻村的一户刘姓人家也迁来居住。
入乡随俗,刘姓改了省籍,成了名副其实的福建人。村民们聚居在一起,人口逐渐多起来,成了一个小自然村,取名隘坑,也有人叫矮子坑,划归福建平和县九峰镇平等村管辖。1957年,一场无情的大雨,使得一刘姓村民家的房子倒塌了,穷困潦倒下,他只得去投靠广东那边的亲戚,后来村里16名刘姓人家跟着把户口迁到了广东。自此,这里人便有了不同省籍。
打电话回村部,是跨省长途
两省籍的村民把房子都建在一起,一排房子里,有几间是福建人的,有几间是广东人的,又都穿插在一起。而除了房屋,他们的田地也是挨在一起的。针对隘坑村的特殊情况,政府做了灵活处理:谁家的山地、田园仍归谁,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必搬迁。在这里,福建人和广东人都互相通婚,他们一切的生活习惯都一样,拜的神明也一样。朱伟程说,虽然省籍不同,但几十年来,两省村民们却和睦相处,一起劳动生活。
朱伟程介绍,这里用的是福建电,十几年前,福建省先给村里通了电,广东籍的村民也都跟着用上了,而通讯信号方面,也都统一用的是福建省的通讯线路。
刘火元说,因为福建先把通讯线路拉到了这里,为了方便,他们广东籍的都拉了福建的线路,电话用的是漳州区号0596,这么一来,就避免了打电话给邻居家都是长途的麻烦。不过偶尔我们打电话回广东那边的村部,都要先打潮州区号0768,成了打跨省长途了,想想也有点尴尬。
由于这里离九峰镇圩的距离更近,广东籍村民也都到九峰镇圩赶集、购物。但是读书的孩子,则要到各自户籍地就学。朱伟程介绍,隘坑原来有一间小学,是由福建开办的,2003年以前,全村的适龄儿童都在这里就读,缴交相同的学费。2003年,由于教育资源整合,隘坑小学停办了,福建籍的孩子都到平等村小学去读书,广东籍的孩子则到饶平读书。
漳州最高峰 奇兰茶香飘
漳州第一高峰大芹山,正是位于九峰境内,这里,是白芽奇兰的原产地。
九峰镇吴副镇长介绍,白芽奇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规模种植。在平和,白芽奇兰茶种植十万亩,年产量达八千多吨,产值5.5亿元,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是漳州茶叶栽培面积最多的品种,和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永春佛手一起跻身福建五大茶叶名品行列。
白芽奇兰须种植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上,而九峰总体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境内群山连绵,分布数十座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种植白芽奇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眉山村是白芽奇兰的种植大村,爬上村里连绵的山脉间,放眼望去,眼前的一重重山上,都是一排排修剪整齐的茶树,色泽鲜亮,层次分明,置身山间,幽幽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眉山村书记曾春玉说,眉山村是一个客家村庄,世代都种茶,种植白芽奇兰茶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村共种植茶叶5000亩,村里住着472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白芽奇兰。
在村民曾高升家里,正在加工秋茶。他向记者介绍了白芽奇兰茶的制作过程,茶叶通过采青、晒青、凉青、摇青,接下来通过机器杀青、揉捻、焙干,如此一来,初茶便制成了,再经过挑拣、包装,方可上市销售。
捧起一把初茶,果然兰花香味醇厚、浓郁。在曾高升看来,白芽奇兰浑身都是宝,他说,这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助消化,因为发酵程度较高,一点都不伤胃;而产地海拔高达800米以上,茶树病虫害少,基本不用农药,无公害。
那么如此益处良多的白芽奇兰能为村民创造多少产值?以曾高升为例,他们家种植茶叶10亩左右,一年可以采摘春、夏、暑、秋四季,每季平均采摘1000来斤,一年总共能卖到五六万元。由于基本不用施农药,一年投入的成本只需要五六千元。
村书记曾春玉介绍,眉山产的白芽奇兰茶质量较好、包装精美的,在市场上一斤可以卖到数百上千元。但是,当地茶农卖的都是初茶,一斤只有1050元不等。他意识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当地没有形成产业链,如果我们能形成规模产业,从种植、加工、包装、营销一体化,再开发观光茶园,把旅游也做起来,那村里很快就能富起来了。曾春玉说,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正在积极探索合作化的道路,只是目前各方面的条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资金和人才。
九峰文庙 挂着错别字
进入九峰老街区,街道开始拥堵。
一条鹅卵石铺就的明代老街映入眼帘。街道不宽,曲曲折折地延伸着,临街两边的店铺,大多是土木结构。一间间并不宽敞也不亮堂的店铺配上青砖、泛黄的木制门板饶有味道。店门大都是由这些一块块泛黄的门板拼接而成的,白天一块块卸下,开始一天的生意;晚上打烊了,再一块块拼合上。
从明代的老街走出,记者又来到清末、民国时期的骑楼老街,短短几百米就走过了明、清、民国,一种穿越时间隧道的感觉油然而生。
走完几条古街,熟知当地历史的老曾又向记者介绍,九峰山高路远,一次次躲过历史劫难,不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古街,而且还有文庙、武庙、城隍庙等。
据说,平和县治建后,负责组建工作的王守仁觉得平和九峰太偏僻,生活上不习惯。经常跑到漳州去散心,此事被皇上知道后,皇上就问他,要怎么样你才能安心呢?王守仁答:平和立县的建筑群体,包括县堂、寺庙必须与漳州府同一档次。皇上为了对王守仁平定闽粤边界贼寇所取得功绩给予鼓励,答应了王守仁的要求。因此,九峰现存的文庙规格宏大、工艺精湛。
记者来到九峰文庙时已是傍晚,坐落在平和二中内的这座文庙布局与全国各地的文庙建筑大体相同:中轴线的中心为大成殿,坐北朝南,东为教谕斋,左为明伦堂,西为训导斋等。
整个大成殿的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高16米左右。殿前屹立数对石龙柱,每柱都雕刻着盘绕升腾的蟠龙,中间还雕有云头、明珠,在夕阳的照耀下,只见云龙飞舞、四绕云焰。
站在殿前的石板台阶下,细心的摄影记者不经意叫道:悬挂在大成殿正中上的牌匾上有一个错别字。于是大家将目光纷纷集中在牌匾上,发现成右上角少了一个点。
而老曾却不慌不忙说,这个九峰人都清楚,其实这个错别字别有用心。根据历代的老前辈说,大成殿的成字缺少一个点,既不是雕刻师傅的疏忽,也不是雕刻不牢固,而是雕刻师傅根据授意而精心安排的,在成字右上角有意不雕上这一点,等县里出状元的时候再破笔点就,以此激励后人勤奋读书,积极参与晋京应试,争取考上状元。可是自从明朝戊寅年平和文庙建成以来的数百年里,平和还没出过状元。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平和九峰 深山里掩藏神奇的闽粤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