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茶叶品牌如何才能走向全国化?对此,和君咨询集团蒋同发表如下观点:
茶业为何要全国化?
1.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龙头企业的发展。中国制茶业属于 低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并且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属于极低垄断型的竞争性市场结构。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产生一批龙头企业,整个产业才会有未来。
2.从消费者需求来看,目前中国的茶业品类、茶业企业实在太多了,导致茶业市场混乱。如果全国茶业市场集中于几个大的领头企业,国家好管理,龙头企业也可以发挥产业链的示范带头作用,对于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得力。只有全国化,茶业企业才可以做大。
3.目前国内一批主流的企业家都是40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对未来充满憧憬,愿意接受挑战。
为什么茶业目前的全国化都不成功?
我想说,目前中国茶业仍仅以英国立顿、台湾天福的思维来思考茶产业是有点落伍的。目前中国的茶业,主要有三种全国化模式。
1.产品品牌模式。茶叶品类背后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大家共享资源,无法成为某家企业独有。但是产品品牌是可以独享的,茶叶、白酒属于大众消费品,大众消费品的品牌本质上是在消费者心中抢占一个位置。
2.渠道品牌模式。渠道品牌本质不是茶叶文化,而是茶叶好坏的标准。渠道品牌的定位是茶叶专家,渠道品牌整合了上游的茶叶生产商,渠道品牌实际上是一个茶叶展示和交易的平台。因为超越了老板的人际销售,赢利方式可以复制,企业可以实现连锁化扩张。
3.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说到底是一种渠道形式,借助于淘宝等平台开旗舰店或者自己独立运营平台,成本比线下低,面对的是全国市场。做电子商务的茶企已经很多,但是目前没有出现大企业,原因是缺少创新,只知道模仿。
全国化要具备哪些条件?
区域性茶叶要走全国化路线绝非易事,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品牌必须支持(如老十大名茶等);
竹叶青做论道,前期投入了很多钱,肯定是意在全国化的,但是做了这么多年,但论道都还是个区域品牌。道理很简单,竹叶青不是老十大名茶,不是一线品类。一线品类指的是老十大名茶的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一线品类在全国人民心中有坚实的地位,是最好的茶的代表。
未来中国茶业全国化的典型将会首先是老十大名茶里面的一线品类,在一线品类目前集体弱势的背景下,二线品类有全国化突破的机会,但是投入会很大。竹叶青的论道是有基础的,因为竹叶青在四川还是有历史、有口碑的,而且竹叶青的企业很扎实。除了一线品类外,一些局限性小的品类也具备全国化的机会,比如红茶、黑茶、花茶。
第二,高效率的渠道。
同样是一线品类,全国化比拼的是品牌影响力和渠道的扩张力。品牌是拉动销售,渠道则是推动销售,缺一不可。中国茶业除了八马、大益、天福已经具备初步的全国化渠道,其余99%都主要依靠政府采购、礼品团购过着小康生活。
什么是高效的渠道呢?一百家门店在全国有价值吗?价值不大,缺乏合力,那是手枪的子弹。一百家门店集中在一个省乃至一个城市呢?不用说,那是炸弹效应。同样的开店,同样的成本投入,你选择炸弹还是手枪。
第三,管理层的价值观也很重要。
(1)对人生的价值观对做大做强企业有着强烈的事业企图心,并能脚踏实地、诚信经营。(2)对战略的价值观外部商业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尤其是对创新、营销管理模式创新的敏感度。(3)对团队的价值观要重视组织的形成。做地面需要1000-2000人做终端,企业人员需要支持。茶的渠道是高速公路,没有地面队伍就没有人帮你打造高速公路。(4)对成本的价值观极端的慷慨和极端吝啬。极度慷慨是指对品牌的投入、对销售队伍的投入、对渠道的投入。极端吝啬是指减少乱七八糟的费用。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区域茶叶品牌如何全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