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的故乡,同样还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说来也怪,自从我们的祖先炎黄二帝发现和利用茶的那天起,数千年来对茶的赞誉就不绝于耳。国际人士还这样说:茶,是中华民族的神奇象征。中国老百姓对茶的评价更加形象具体,茶,是乞丐的外表,皇帝的内质,菩萨的心肠。这里所指的神奇也好,菩萨也罢,无非是指茶在疾病防治、健康保健、营养生命等方面,都是保护人类的良友。而且指明,茶具有两种属性,即医学属性与文明属性。作为一名医生,我不谈茶文化,只说茶的医学内涵。
提起茶的医学属性,就必须首先敬录一段古书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段文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神农氏为了解除先民的疾病痛苦,经常上山采药。一天,他误食了毒草,摔倒在一棵大树之下,他用尽全力吃了一把这棵大树落下的叶子。过了不久奇迹出现了,头昏脑胀、全身无力和腹痛都消除了。后来他就把这种树叶叫做茶,并指明茶有解毒功能。这就是发现茶治病与解毒的始端,并将神农氏奉为医药的始祖。
其后,陆续出现了许多记录着茶叶的史书,如《茶经》、《茶疏》、《茶谱》等,其中哪一部书也没有离开医,这说明茶就是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到了唐代,针对茶的医学效用,有了茶药的明确书写。例如,陈藏器就说茶为万病之药;明代的于慎行称茶能疗百病皆瘥。总之,这一切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中发现药物与积累经验的长期艰苦历程。
中药学的理论认为,如果把某种物质判定为药物,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性味、归经与功效。茶的体现又如何呢?
先谈性味。茶的性味,在唐代《新修本草》与明代《本草纲目》中有同样的记载:味苦、甘、微寒,无毒。性味理论认为,甘则补,苦则泻。由此可知,茶是补、泻皆宜的良药。微寒,具有寒凉兴味的中药可以清热解毒。更为突出的是茶无毒,并且能解毒。再谈归经。药物归经理论是指,某种药物对某个经脉所属的病症,运用经络学说与脏腑学说对药物性能进行的分析与归类。典籍记载,茶的归经是入心、肝、脾、肺、肾,并能兼入五脏。这说明茶的功效十分广泛。最后说功效,这是中药的立足点。药物的功效可以是单项也可以是复项的,取决于药效的成分,茶的功效属于复项。
正因为茶的性味、归经、功效如此完美,人们才称它为天赐的恩物。这种天赐的恩物很早就沿着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以及航海行程传遍了世界。现在想寻找一个不饮茶的国家,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让我们看看外国友人是如何评价中国茶的呢?在法国,品茶是一种时尚。他们说,绿茶给他们带来了文化上的影响,它是东方神秘色彩的体现。饮茶还体现了一种魅力与睦邻精神。法国某个饮茶俱乐部的创始人说:茶是一种最富有诗意的饮品,给人打开了一扇产生想象力的大门。德国一位博士说,绿茶是中国人在四千多年前发明的一种神奇产物。英国的研究显示,喝茶有助于集中精神。主持这项研究的夏皮洛教授还进一步指出,喝茶可以增进人们连续处理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增进同时处理两件事的能力。还有的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饮茶可以使妇女受孕的机会增加一倍。大概是因为英国对茶的研究广泛且深入,所以茶是深受英国人喜爱的饮品。
新闻报道过在日本鹿儿岛有人饲养了一种茶叶猪。就是在饲养期的最后两个月,在饲料中掺入少量绿茶粉末。结果茶叶猪肉质上等,味道鲜美,核酸含量增加20%,胆固醇降低10%,猪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我想如果有人能够把每天喝过的茶叶渣收集起来,加工成饲料,就有可能成为发展畜牧养殖的一项绿色革命。
随着人们文化和生活品位的提高,茶的吸引力也会不断提高。我坚信茶的保健价值与药用价值,远比人们想象的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