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始于宋朝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后一个是茶,茶在唐朝以至北宋,属于奢侈品,而且不常见。南宋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而居民积聚成市镇,茶馆开始普及。1872年11月20日《申报》提到苏州城内设有大量老虎灶:余前见苏城内河均有储水之船停泊埠上,凡茶铺老虎灶及民间饮水,均向船内取给。盖船从城外大河运装清水入城,以便汲饮,此法最善。 苏州人传统上把喝茶看成生活中开门的第一件事,称之吃茶,苏州旧时有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习俗,所谓皮包水即泡茶馆吃茶,水包皮指泡浴室。老茶客每天晨光熹微,便按时必往茶馆吃茶,俗称吃板茶,早餐亦在茶馆中完成。旧时苏州茶馆兼营饼点,如蟹壳黄、盘香饼、面衣饼、生煎馒头、各色面条、风味小吃,茶客呼之即来,随其挑选,十分方便。茶馆还兼信息交流,娱乐,谈买卖等功能,茶馆大都设有书坊,人们还可在此听书,下棋,打牌,品画,赏花活动,老年人往往坐到中午时分离去。
苏州城里茶馆,旧时泡茶用的水,取自胥门外的胥江水,那个时候茶馆砌的是大灶头,烟囱较粗,像老虎尾巴,前面炉膛像老虎嘴巴。故而俗称老虎灶,胥江水往往雇专门的人挑到老虎灶旁的大水缸里。老虎灶上沏茶专用水。苏州文人喝茶最喜用天落水,收集此水的装置叫净落,下雨时,雨水通过净落管流到坛子里,且有开关装置,初雨有尘不要,要等到屋面已被雨水洗干净后,才打开开关,让雨水流到坛子里,特别是每年五月黄梅季节,收蓄雨水,以其甘滑胜过山泉,嗜茶者视为珍品,称之梅水。徐士宏《吴中竹枝词》: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瓷瓮竟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
苏州茶馆里旧时喝得多是安徽来的茶叶、东西山的碧螺春、炒青。茶馆清时闻名的有玉露春,三万昌茶社,品芳茶社、吴苑深处及小仓别墅等。玉露春早在民国三年闭门歇业了。三万昌茶社在玄妙馆观音殿右侧,三开间门面,后门直通到大成坊巷,是苏州综合型的茶馆,内设有书坊,而且形成了有规律的茶会,即米市店老板茶会,油茶会等,买卖交易皆在饮茶之间谈妥,故而上市时人头济济,热闹非凡。而品芳茶社则开始是苏州文明人雅聚之所,后来又有营造业、道士、砖瓦业进入成了他们聚会之所。
据周振鹤《苏州风俗》一书记载,民国时:茶肆以吴苑深处及小仓别墅最为有名。吴苑深处有爱竹居,话雨楼等,分室列座,雅洁无尘。此地客来,风生七碗。小仓别墅则卉石错立,绿痕上窗,消夏湾也。且有扬式点心,别绕滋味,但自甲子战后,满城风雨,别墅亦即歇业,迄今尘封,架上鹦鹉,不问呼茶声矣。今苏州人仍沿旧俗,园林及小街曲巷常见开有茶馆,人们邀饮聚会于此,品茶兼吃各式点心,下棋,打牌,谈交易,吃茶风俗仍盛行不衰。
苏州城中地狭民稠,夏日多趋玄妙观广场茶肆品茗纳凉,以去热驱暑,各色小吃蜜饯皆有叫卖,称吃风凉茶。药店配制出售薄荷茶、芦蒿茶价廉物美,预防中暑,开胃?湿,吴俗尤重双花茶,即以金银花、白菊花点汤为茶,或自家制之自饮,清凉消暑。
至明代,唐伯虎《除夕口占》诗云: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点明了此七件事早已成为百姓家家户户的寻常之事。苏州自明以来市民文化发达,民间喝茶已成习俗,大街小巷都设有各式茶馆,人们除了进茶馆喝茶外,还兼交流信息、吃早点、娱乐甚至一些买卖交易都在此中达成意向。
(责编:李莉)